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职业技能>茶艺师
茶艺师泡茶的小门道,快学着泡起来
发布时间:2019-11-29 作者:贝尔教育 点击量:

  相信有不少茶友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到茶馆里茶艺师泡茶总是那么好喝,自己泡的时候就感觉差远了呢?(一度怀疑人生……)

  这是因为茶艺师经过专业的培训,且长期练习,对泡茶、尤其是泡自己熟悉的茶,再了解不过了,泡出来的肯定是好喝的。

  不过,茶艺师泡茶也有些小门道,一般人掌握这些小技巧,泡出来的茶汤也可以媲美茶艺师哦。

 

  【手边没有秤,称不了茶叶,怎么办?】

 

  没关系,茶叶、茶壶就是天然的计量工具~

  按照茶叶的形态和茶壶的体积,就能大概确定放多少茶叶!

1.jpg

  绿茶:扁平形绿茶、竹叶青之类的,大约铺满壶底薄薄一层的量就差不多了。毛峰、瓜片等稍蓬松的绿茶,占壶体积的1/5左右。

  红茶:类似祁红、金骏眉较紧细的红茶,投放占壶体积1/5的茶量就差不多了。滇红之类条索较粗的红茶,投放体积约1/4。

  乌龙茶:乌龙茶投茶量较大,如果是铁观音那样的颗粒形,投放十几颗左右。如果是单丛、岩茶那样的粗条索茶,投放1/3~1/2左右。

  普洱茶:条索形的普洱散茶大约投放1/3左右,紧压的普洱茶大约撬下一片铺满壶底的量即可。

  白茶:白毫银针大约投放占壶体积的1/3左右,而像白牡丹、寿眉或贡眉较为粗老的白茶,非常蓬松,需投放约1/2的量。

 

  【不同的茶应该选什么样的茶具?】

 

  根据茶友们的经验,小编整理了这样的表格:

2.jpg

  如果对花茶、绿茶、黄茶的滋味要求较高,也可以用盖碗泡花茶、绿茶、黄茶。好茶与合适的器皿结合,是最搭档。

 

  【冲茶注水有什么门道?】

3.jpg

  一壶好茶,脱离不了好的茶叶、好的茶具和好的泡茶之水。除此之外,泡茶时水的注入方式对茶的也有很大的影响。

  这是因为注水是泡茶过程中唯一需要人工完全控制的环节,其注水的快慢、水流的急缓、水线的走势、高低、粗细都是人为控制,却对茶叶品质影响很大。

 

  水线的走势主要关系到茶底和水流的动静比例以及茶底接触水的均匀程度。泡茶的注水方式大致有下列几种:

  1.螺旋形注水

  这样的注水方式令盖碗的边缘部份以及面上的茶底都能直接接触到注入的水,增加茶与水在注水第一时间的融合度。

  这样的注水方式比较适合红茶和绿茶和白茶。泡到后期,滋味比较淡了,也可使用这种方式。

4.jpg

  2.环圈注水

  注水时水线沿壶盖或者杯面旋满一周,收水时正好回归出水点。这种方式需要一定的技巧,比如在注水时要注意根据注水速度调整旋转的速度,如果水柱需细就慢旋,如果水柱粗就快旋。

  这样的注水方式,可令茶的边缘部份在第一时间接触到水,而面上中间部份的茶则主要靠水位上涨后才能接触到水,如此一来,茶水在注水的第一时间溶合度就没那么高。

  这样的注水方式适合嫩度比较高的绿茶。

 

  3.单边定点注水

  注水点固定在一个地方,可让茶仅有一边能够接触到水,那么茶水在注水开始时溶合度就较差。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注水点在盖碗壁上,那将注水点放在盖碗和茶底之间,会融合得更好些。

  这种注水方式适合需要出汤很快的茶,或者碎茶。

 

  4.正中定点注水

  正中定点的注水方式是一种较为极端的方式,通常和较细的水线和长时间的缓慢注水搭配使用,令茶底只有中间的一小部份能够和水线直接接触,其它则统统在一种极其缓慢的节奏下溶出,令茶在注水的第一时间的溶合度达到最差,茶汤的层次感也最明显。

  很多有发酵现象的茶会因此出现滋味过于凝聚,和茶汤分离的情况。

  接着我们再来说说注水的原理。明白注水的原理,在运用这些煮水方法的时候,才能真正学以致用。

 

5.jpg

 

  高冲,低斟

  高冲低斟是一个相对的说法,指的是冲茶的时候要比倒茶的时候高,才有利于茶汤香气激发,而从壶里倒茶出来的时候,要尽可能放低靠近公道杯,减少香气走散,这样才有利于在整个泡茶的过程中保留茶香。

 

  香靠冲,汤靠吊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茶香需要冲击,如果想要激发茶高扬的香气,就高温高冲,让水与茶叶激荡而产生鲜明的香气。

  而汤感需要细细吊出来,如果想要品尝到细腻、有层次的茶汤,就需要把壶放低,沿着壶的边缘用细柔的水流让茶叶慢慢浸出。

 

贝尔教育官方微信:无锡贝尔教育 / 贝尔网校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最新学历报考资讯、职业资格证书报名资讯,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学历热门院校

更多

免费在线咨询

点击咨询在线老师

微信咨询

18961806279

免费咨询热线

400-1886-017

首页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微信扫码,添加企业微信

在线试听

免费通话

立即回拨,名师快速为您答疑解惑

官方微信

关注微信,查看报考信息

回到顶部